目前的郑州,暴雨终于短暂平息。
过去三天,河南多个站点打破7月单日降水纪录,郑州更是一小时降下超常年一个月的雨量。
实际上,每次强降雨对于城市防涝而言都是极大的考验,其中围绕城市管理的海绵城市、应急管理、气象预报等都成为焦点话题。
由于遭遇罕见持续强降雨,郑州市常庄水库、郭家咀水库及贾鲁河等多处工程出现险情,郑州市区出现严重内涝,造成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而在每次城市出现暴雨的时候,“海绵城市”就会成为重点“考核”对象。有人提出质疑,郑州内涝严重,是否也与城市排水系统失灵有关?此前建设的海绵城市失效?但在专家看来,此次大暴雨的影响也远超出了“海绵城市”的承受能力范围。
专家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相比传统的工程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关注的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系统解决城市水问题的方案。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这种大大超标准的暴雨强度下,需要依靠的不光是源头海绵措施的削峰作用,更加考验防洪排涝系统的韧性了。
早在2016年,郑州入选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省级试点。2017年,郑州市城乡规划局(现“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同)发布了《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年)》。
根据《规划》,到2020年,郑州建筑与小区海绵设施总投资57.5亿元,城市道路海绵设施总投资137.1亿元,城市绿地总投资139.9亿元,城市水系总投资138.1亿元,污水处理厂总投资61.2亿,监测与管控能力建设1亿元。综合起来,近期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总投资534.8亿元,其中主城区范围海绵城市近期建设工程总投资约471.1亿。
从技术层面分析,海绵城市解决的是中小雨的径流蓄滞问题,以促进城市地表径流的就地下渗和雨水可持续循环。此次河南大雨属于突发特大暴雨,已经超出了海绵城市的应对能力。除了不断建设海绵城市,构建更完善的排涝系统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